2012年二級建造師《市政》:石灰穩定土基層
P10:石灰穩定土基層
在粉碎的或原來(lái)的松散的土(包括各種細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中,摻入適量的石灰和水,經(jīng)拌合、壓實(shí)及養護后得到的混合料,當其抗壓強度符合規定要求時(shí),稱(chēng)為石灰穩定土。
石灰穩定土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一定的抗彎強度和抗凍性,穩定性較好,但干縮和溫縮較大。石灰穩定土適用于各種交通類(lèi)別的底基層,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層,但石灰土不應作高級路面的基層。在冰凍地區的潮濕路段以及其他地區過(guò)分潮濕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層。如必須用石灰土作基層,應采取隔水措施,防止水分侵入石灰土層。
?。ㄒ唬?影響石灰土結構強度的主要因素
1.土質(zhì)
因此塑性指數小于10的土不宜用石灰穩定,塑性指數大于15的黏土更宜于水泥石灰綜合穩定。
P11:(二)石灰穩定土施工技術(shù)要求
1.為提高強度,減少裂縫,可摻加最大粒徑不超過(guò)0.6倍石灰土層厚度(且不應大于10cm)的均勻粒集料。
4.交接及養護:施工間數或分段施工時(shí),交接處預留300~500mm不碾壓,便于新舊料銜接。常溫季節,石灰土成活后應立即灑水(覆蓋)濕潤養護,直至上層結構施工為止。養護期內嚴禁車(chē)輛通行。
P12:(二)水泥穩定土施工技術(shù)要求
1.必須采用流水作業(yè)法,使各工序緊密銜接;自攪拌至攤鋪完成,不應超過(guò)3h.應按當班施工長(cháng)度計算用料量。一般情況下,每一作業(yè)段以200m為宜。
2.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季節組織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5.C以上,在有冰凍的地區,應在第一次重冰凍(-3~-5.C)到來(lái)之前0.5~1.0個(gè)月完成。
3.雨期施工,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時(shí)停止施工,已攤鋪的水泥土結構層應盡快碾壓密實(shí)。
6.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jìn)行找平。
7.必須保濕養護,防止忽干忽濕。常溫下成活后應經(jīng)7d養護,方可在其上鋪筑上層。
8.養護期內應封閉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