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經(jīng)濟復習要點(diǎn):息稅前利潤
【提問(wèn)】為什么60 歸屬于建設期貸款利息而123.6 92.7 61.8 30.9 為什么歸屬于息稅前利潤而不屬于貸款利息呢?
【回答】其實(shí)這部分也是利息,但是已經(jīng)不是建設期貸款利息了,對于本題而言,通過(guò)表我們可知,本項目的建設期只有兩年。所以60記入建設期貸款利息,而其余的不記入。
【追問(wèn)】第2問(wèn):②年平均息稅前利潤EBIT=[(123.6+92.7+61.8+30.9+4+20×7)+(-50+550+590+620+650×4)]÷8 為何要加(123.6+92.7+61.8+30.9+4+20×7)?
【回答】EBIT為息稅前年均利潤,所有的利息都要加上,(123.6+92.7+61.8+30.9+4+20×7)包括建設投資的利息和流動(dòng)資金的利息都要加上。
【追問(wèn)】年平均息稅前利潤EBIT=[(60+123.6+92.7+61.8+30.9+4+20×7)+(-50+550+590+620+650×4)]÷8 為何要加(123.6+92.7+61.8+30.9+4+20×7)?老師你好,我上面這樣算行嗎,我還是不太明白,那個(gè)60為什么不計算在息稅前利潤利息呢
【回答】您的計算是不正確的,不應該把60也加入,因為本項目的建設期是2年,60是產(chǎn)生在建設期的利息,所以應計入建設投資中。
【追問(wèn)】②年平均息稅前利潤EBIT,(123.6+92.7+61.8+30.9+4+20×7)這是貸款利息,不是應該付出的嗎?怎么變成是利潤呢?
【回答】這里您的思路得改變一下,因為說(shuō)是息稅前利潤,既然是息稅前的,那就是考慮不支付利息,不支付所得稅的時(shí)候的情況。
也就是不認為這個(gè)項目有貸款,認為所有的資金都是我自己的時(shí)候的情況,這個(gè)時(shí)候就不存在利息一說(shuō)了,是不是?
【追問(wèn)】本題中如何區分建設期利息、年平均息稅前利潤?
【回答】該題中應該是第1、2年時(shí)建設期,此期間的利息為建設期利息,年平均息稅前利潤應該是從運營(yíng)期開(kāi)始計算,即從第3年開(kāi)始計算。
★問(wèn)題所屬科目: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經(jīng)濟
責任編輯:向日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