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整修施工要求
1.承包人應恢復各項標樁,按設計圖紙要求檢查路基的中線(xiàn)位置、寬度、縱坡、橫坡、邊坡及相應的標高等。根據檢查結果,編制出整修計劃。整修工作應在檢查結果及整修計劃經(jīng)監理工程師核查與批準后方能動(dòng)工。
2.土質(zhì)路基應用人工或機械刮土或補土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塹邊坡整修應按設計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進(jìn)行刷坡,不得在邊坡上以土貼補。
3.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時(shí),應預留加固位置。當填土不足或邊坡受雨水沖刷形成小沖溝時(shí),應將原邊坡挖成臺階,分層填補,仔細夯實(shí)。如填補的厚度很?。?00~200mm),而又是非邊坡加固地段時(shí),可用種草整修的方法以種植土來(lái)填補。
4.土質(zhì)路基表面做到設計標高后應采用平地機或推土機刮平,鏟下的土不足以填補凹陷時(shí),應采用與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實(shí)。石質(zhì)路基表面應用石屑嵌縫緊密、平整,不得有坑槽和松石。
5.修整的路基表層厚150mm以?xún)?,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00mm的石塊,應從路基表面層移走,并按規定填平壓實(shí)。
6.邊溝的整修應掛線(xiàn)進(jìn)行。對各種水溝的縱坡(包括取土坑縱坡)應用儀器檢測,修整到符合圖紙及規范要求。各種水溝的縱坡,應按圖紙及規范要求辦理,不得隨意用土填補。
7.填土路基兩側超填的寬度應予切除,如遇邊坡缺土時(shí),必須挖成臺階,分層填補夯實(shí)。
8.在路面鋪筑完成后或鋪筑時(shí),應立即填筑土路肩,同時(shí)按設計要求進(jìn)行加固。
9.路基整修完畢后,堆于路基范圍內的廢棄土料應予清除。
10.路基工程完工后路面未施工前及公路工程初驗后至終驗前,路基如有損毀,承包人應負責維修,并保證路基排水設施完好,及時(shí)清除排水設施中淤積物、雜草等。
11.對中途停工較長(cháng)時(shí)間和暫時(shí)不做路面的路基,亦應做好排水設施,復工前應對路基各分項工程予以整修。
12.路基工程完工后,每當大雨、連日暴雨或積雪融化后,應控制施工機械和車(chē)輛在土質(zhì)路基上通行。若不可避免時(shí),應將碾壓的坑槽中的積水及時(shí)排干,整平坑槽。對修復部分重新壓實(sh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