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造價(jià)員安裝專(zhuān)業(yè):防雷及接地裝置
防雷及接地裝置是指建筑物、構筑物、電氣設備等為了防止雷擊的危害以及為了預防人體接觸電壓及跨步電壓、保證電氣裝置可靠運行等所設置的防雷及接地設施
防雷接地系統由接地極、接地母線(xiàn)、避雷針、避雷網(wǎng)、避雷引下線(xiàn)等構成。
1.裝設避雷針
為了防止直接雷擊,建筑物、構筑物可裝設避雷針。避雷針由接閃器、引下線(xiàn)、接地體三部分組成。
接閃器:是避雷針的最高部分(針尖),專(zhuān)用于接收雷云放電,稱(chēng)為“受雷尖端”。它應采用直徑不小于20mm、長(cháng)為1~2m的圓鋼,或采用直徑不小于25mm的鍍鋅金屬管制作。
接地引下線(xiàn):是接閃器與接地體之間的連接線(xiàn)。它將接閃器上的雷電流安全地引入接地體,使之盡快地泄入大地。引下線(xiàn)一般采用直徑為明線(xiàn)10mm、暗線(xiàn)12mm的鍍鋅圓鋼,或截面不小于25m㎡的鍍鋅鋼絞線(xiàn),或采用25mm×4mm鍍鋅扁鋼制作。
接地體:是避雷針的地下部分,其作用是將雷電流直接泄入大地。接地體埋設深度不應小于0.6m,垂直接地體的長(cháng)度不應小于2.5m,垂直接地體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m.
當單支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不夠時(shí),可裝設兩支或多支避雷針,將欲保護的建筑物置于各避雷針的聯(lián)合保護范圍內。
2.安裝避雷帶(網(wǎng))
為了保護建筑物或構筑物免受直擊雷和感應雷的危害,普遍采用避雷帶和避雷網(wǎng),它由敷設在建筑物上的接地導體和接地引下線(xiàn)組成。接地導體一般敷設在屋脊、屋檐以及突出水塔、煙囪等處。對于金屬結構的屋頂,應自房屋兩端起每隔18m~24m設一根引下線(xiàn)與接地網(wǎng)相連接;鋼筋混凝土的屋頂,應將鋼筋焊接成網(wǎng)與接地網(wǎng)相連接。對于第一類(lèi)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構筑物,可在非金屬材料的屋頂上面裝設5×5(m)格子金屬網(wǎng),再將金屬網(wǎng)用引下線(xiàn)與接地網(wǎng)相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