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市政》知識點(diǎn)歸納:城市道路工程(3)
21、瀝青表面處治主要起防水層、磨耗層、防滑層或改善碎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為15~30mm.
22、基層:基層是路面結構中的承重層,瀝青類(lèi)面層下的基層應有足夠的水穩定性。
23、用于基層的材料主要有:
1)整體型材料
?、贌o(wú)機結合料穩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穩定砂礫、石灰穩定砂礫、石灰煤渣、水泥穩定砂礫等,其強度高,整體性好,適用于交通量大、軸載重的道路。工業(yè)廢渣混合料的強度、穩定性和整體性均較好,適用于各種路面的基層。
2)嵌鎖型和級配型材料
?、偌壟渌槭?mdash;—為防止凍脹和濕軟,應控制小于0.5mm顆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數。在中濕和潮濕路段,用作瀝青路面的基層時(shí),應摻石灰。為便于碾壓,礫石最大粒徑宜不大于60mm.
?、谀嗷医Y碎石——適用于中濕和潮濕路段,摻灰量為其含土量的8%~12%.骨產(chǎn)的粒徑宜小于或等于40mm,并不得大于層厚的0.7倍。
?、鬯Y碎石——碎石的粒徑宜小于或等于70mm,并不得大于層厚的0.7倍。摻灰量為小于0.5mm顆粒含量的8%~12%.
24、墊層是介于基層和土基之間的層位,其作用為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穩定性和抗凍脹能力,擴散由基層傳來(lái)的荷載應力,以減小土基所產(chǎn)生的變形。因此,通常在土基濕、溫狀況不良時(shí)設置。墊層材料應具備良好的水穩定性。
25、路基經(jīng)常處于潮濕或過(guò)濕狀態(tài)的路段,以及在季節性冰凍地區產(chǎn)生冰凍危害的路段應設墊層。
26、墊層材料有粒料穩定土和無(wú)機結合料穩定土兩類(lèi)。粒料包括天然砂礫、粗砂、爐渣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礫時(sh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小于5%;采用爐渣時(shí),小于2mm的顆粒含量宜小于20%.
27、墊層厚度可按當地經(jīng)驗確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28、瀝青路面結構組合基本原則:——各結構層的材料回彈模量應自上而下遞減,基層材料和面層材料的回彈模量比應大于或等于0.3;層數不宜過(guò)多;
29、擋土墻結構形式及分類(lèi):P6表格
?、僦亓κ?mdash;—依靠墻身自重抵擋土壓力作用。形式簡(jiǎn)單,取材容易,施工簡(jiǎn)便。
?、诤庵厥?mdash;—上墻利用衡重臺上填土的下壓作用和全墻重心的后移增加墻身穩定。
?、垆摻罨炷翍冶凼?mdash;—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墻趾板、墻踵板三部分組成,費鋼筋,不經(jīng)濟。
?、茕摻罨炷练霰谑?mdash;—沿墻長(cháng),隔相當距離加筑肋板(扶壁),使墻面與墻踵板相連,比懸壁式受力條件好,在高墻時(shí)較懸臂式經(jīng)濟。
?、輲逗砂宓闹迨?mdash;—由立柱、底梁、拉桿和基座組成,借卸荷板上的土重平衡全墻?;A開(kāi)挖較懸臂式好??深A制拼裝,快速施工。
?、拮粤⑹剑ㄎ矖U式)——由拉桿、擋板、立柱、錨定塊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桿、錨定塊形成整體穩定。結構輕便、工程量節省,可以預制、拼裝,快速施工。
?、呒咏钔?mdash;—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結合體。能適應較大變形,可用于軟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剛性結構??山鉀Q很高的垂直填土,減少占地面積??深A制、現場(chǎng)拼裝,施工簡(jiǎn)便、快速、工期短。造價(jià)較低。立面美觀(guān),造型輕巧,多變。
30、地下水有固、液、氣三種形態(tài)。其中液態(tài)水有吸著(zhù)水、薄膜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細水可在毛細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以下毛細水仍能移動(dòng)、積聚,發(fā)生凍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