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jīng)濟學(xué)小抄31
11、利息備付=稅息前利/當期應付利息
12、償債備付=可用于還本付息資金/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
13、盈虧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
利潤B=單價(jià)*數量-變成本*數量-固成本-單位銷(xiāo)售稅及附加*數量
14、產(chǎn)量BEP(Q)=年固成本/(單價(jià)-單位變成本-單位銷(xiāo)售稅及附加)正常年
15、設備租金R計算方法:
附加率法:R=P(1+Ni)/N+Pr
P-租賃資產(chǎn)價(jià)格;N-還款期數;i-與還款期對應的折現率;r-附加率。
年金法:期末等額支付:
R=i(1+i)N/(1+i)N-1
期初等額支付:R=i(1+i)N-1/(1+i)N-1
16、靜態(tài)設備經(jīng)濟壽命估算:
CN=(P-LN)/N+1/N*ΣCt
CN——N年內年平均使用成本;P-設備目前實(shí)際價(jià)值;LN——第t年設備運行成本;Ct——第N年末設備凈殘值
?。≒-LN)/N為平均年度資產(chǎn)消耗成本
1/N*ΣCt為設備的平均年度運行成本
17、年折算費用Z=C(成本)+P(投資)×ic
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資時(shí):C=B(固定成本)+a(可變成本)*x(生產(chǎn)數量)
年折算費用最小為最優(yōu)方案。
方案有用成果不同時(shí),臨界產(chǎn)量xo
xo=(B1-B2)/(a2-a1),x>xo時(shí),方案2優(yōu)x<xo時(shí),方案1優(yōu)
18、增量投資分析:1、增量投資收益率:C經(jīng)營(yíng)成本,I投資額
R(新-舊)=(C舊-C新)/(I新-I舊)
R(新-舊)≥基準收益率Rc時(shí),可行。
Pt(新-舊)=(I新-I舊)/(C舊-C新)
Pt(新-舊)≤基準回收期時(shí),可行。
勞動(dòng)生產(chǎn)率指標P=Q/M(1+α)
Q-產(chǎn)量;M-所確定的生產(chǎn)工人人數;
α-輔助工系數
19、縮短工期節約固定費用Gj=Bj(1-Tj/To)
Bj成本中固定費用;Tj方案式期;
To預定工期(或合同工期)。
縮短工期生產(chǎn)資金節約額:
Fj=fj(1-Tj/To);
fj方案資金平均占用額(流動(dòng)+固定)
縮短工期提前投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益:
Sj=Lj(To-Tj);Lj投產(chǎn)一日可獲得利潤
20、平均年限法:固資年折舊率=(固資原值-預計凈殘值)/(固資原值*固資預計使用年限)或=(1-殘值率)/使用年限
21、工作量法:?jiǎn)挝还ぷ髁空叟f額=固資原值*(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當月折舊額=當月工作量*單位折舊額
A、行駛里程法:?jiǎn)挝焕锍陶叟f額=固資原值*(1-殘值率)/預計總里程
B、工作臺班法:每工作臺班折舊額=固資原值*(1-殘值率)/總工作臺班
22、雙倍余額遞減法:不考慮凈殘值
固資年折舊率=2/固資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資帳面價(jià)值*月折舊率
某期小于直線(xiàn)折舊額時(shí),減殘值按直線(xiàn)
23、年數總和法:固資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折舊年限*(預計折舊年限+1)÷2]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固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月折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