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2013《市政工程》命題規律18
摘要: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針對一級建造師《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各大命題點(diǎn)進(jìn)行詳細整理,旨在為各位考生提供有針對性和有重點(diǎn)的復習對策,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命題點(diǎn)23 鋼筋籠與灌注混凝土施工要點(diǎn)
?。?)鋼筋籠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籠制作、運輸和吊裝過(guò)程中應采取適當的加固措
施,防止變形。
?。?)吊放鋼筋籠人孔時(shí),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應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鋼筋籠的位置。
?。?)沉管灌注樁內徑應比套管內徑小60一80 mm,用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樁應比導管
連接處的外徑大100 mm以上。
?。?)灌注樁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預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徑不宜大40 mm.
?。?)灌注樁各工序應連續施工,鋼筋籠放入泥漿后4 h內必須澆筑混凝土。
?。?)樁頂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高出設計標高0.5一1 m,確保樁頭浮漿層鑿除后樁基面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當氣溫低二于于0℃以下時(shí),澆筑混凝土應采取保溫措施,澆筑時(shí)混凝土的溫度不得低于5℃。當氣溫高于30 qC時(shí),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混凝土采取緩凝措施。
?。?)灌注樁的實(shí)際澆筑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計算體積;套管成孔的灌注樁任何一段平均直
徑與設計直徑的比值不得小于1.0.
?。?)場(chǎng)地為淺水時(shí)宜采用筑島法施工,筑島面積應按鉆孔方法、機具大小而定。島的高度應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0 m.
?。?0)場(chǎng)地為深水或淤泥層較厚時(shí),可采用固定式平臺或浮式平臺。平臺須穩固牢靠,能
承受施工時(shí)的靜載和動(dòng)載;并考慮施工機械進(jìn)出安全。
命題點(diǎn)24 城市橋梁下部結構重力式混凝土墩臺施工
?。?)墩臺混凝土澆筑前應對基礎混凝土頂面做鑿毛處理,清除錨筋污銹。
?。?)墩臺混凝土宜水平分層澆筑,每層高度宜為1.5~2 m.
?。?)墩臺混凝土分塊澆筑時(shí),接縫應與墩臺截面尺寸較小的一邊平行,鄰層分塊接縫應錯開(kāi),接縫宜做成企口形。分塊數量,墩臺水平截面積在200 m2內不得超過(guò)2塊;在300 m2以?xún)炔坏贸^(guò)3塊。每塊面積不得小于50 m2.
?。?)明挖基礎上灌筑墩、臺第一層混凝土時(shí),要防止水分被基礎吸收或基頂水分滲入混凝土而降低強度。
命題點(diǎn)25 城市橋梁下部結構預制混凝土柱和蓋梁安裝要點(diǎn)
1.預制柱安裝
?。?)杯口與預制件接觸面均應鑿毛處理,埋件應除銹并應校核位置,合格后方可安裝。
?。?)預制柱安裝就位后應采用硬木楔或鋼楔固定,并加斜撐保持柱體穩定、在確保穩定后方可摘去吊鉤。
?。?)安裝后應及時(shí)澆筑杯口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拆除硬楔,澆筑二次混凝土,待杯口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后方可拆除斜撐。
2.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梁安裝
?。?)預制蓋梁安裝前,應對接頭混凝土面鑿毛處理,設埋件時(shí)應除銹。
?。?)在墩臺柱上安裝預制蓋梁時(shí),應對墩臺柱進(jìn)行固定和支撐,確保穩定。
?。?)蓋粱就位時(shí),應檢查軸線(xiàn)和各部尺寸,確認合格后方可固定,并澆筑接頭混凝土。接頭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卸除臨時(shí)固定設施。
命題點(diǎn)26 圍堰施工的一般規定
?。?)圍堰高度應高出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 m.
?。?)圍堰外形直接影響堰體的受力情況,必須考慮堰體結構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圍堰外
形還應考慮水域的水深,以及因圍堰施工造成河流斷面被壓縮后,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對圍堰、河床的集中沖刷,對航道、導流的影響。
?。?)堰內平面尺寸應滿(mǎn)足基礎施工的需要。
?。?)圍堰要求防水嚴密,減少滲漏。
?。?)堰體外坡面有受沖刷危險時(shí),應在外坡面設置防沖刷設施。

